獨自默想

陳磊

image

每當為生活日夜奔波而感到疲憊的時候,就渴望有一段休息的時間來放鬆自己,使沈重的心靈遠離涕泣之谷。人生需要獨處,需要面對不潔之欲帶來的各種痛苦去省察、思考生命裏的每一份失敗與收獲,在繽紛多彩的日記上填補所有的空白,讓歲月用感恩的方式去充實、升華那份追求的圓滿。

獨自坐在窗前,輕輕合上書本,被一句樸素的聖言感動得熱血奔湧,抬眼遠眺那最後的一抹夕陽消失在天邊,面對往事,心靈有多少感慨,生命就有多少無奈;獨自走在林蔭道上,踩著厚厚的發黃的積葉,聽著腳下沙沙的聲音,彷彿遠方有一個久久的期盼, 等著去靠近,恍惚間卻又覺得天路難覓;獨自回憶著童年那頑皮的時刻,追憶天真,苦澀中發現如今的額上卻寫滿了滄桑的風雨。無情季節,無情的幻想,暗淡了現實的夢,奔騰不息、泥沙俱下的歲月之河逼著慵懶的身子隨波逐流……

於是,不知不覺開始改變著生活的方式和節奏,把一個又一個不成熟的思想及崇高的期待拋得很遠。這樣,就感到了絕對的平安和絕對的自由,以一個凡人的姿態做著平常的事,以凡人的言語表達著變通的感情,以凡人所具備的喜怒哀樂去咀嚼歲月中的酸甜苦辣。

下雨或刮風的時候,心情不再隨著天氣的變化而晴見多雲;風和日麗的時候,感悟不再隨著季節的顫動而晴空萬里。有了一顆成熟而又多愁善感的心,承受著一切,善待著一切,理解著一切。在匆匆忙忙的時候,收獲著那份獨有的甯靜,在無可名狀的情形下,獨自保持著生命的默想。

從歷史的隧道中走來,從知識的書籍中醒悟,從自己的影子中解脫,從先哲和聖人的足跡裏前行,從一個個欲望的河流中返航,從一張張麻木的臉上讀懂了困 惑。理智地開始深入自己的心靈,看清自己的五臟六 腑,剖析自己的點滴思想,對自己的過去產生懷疑,一個一個的沈重的問號接踵而來。至此,開始深入細緻地整理自己的往昔,鼓足勇 氣,用主的教導懺悔那顆被世俗污染的心。

正如一首歌的歌詞說的那樣:“再也不能這樣活,再也不能那樣過”,還生活以本來面目, 活出人的樣子,活出基督的樣子,這才是人生的大境界。“虛而又虛,訓道者說:虛而又虛,萬事皆虛。人在太陽下辛勤勞作,為人究有何益?一代過去,一代又來,大地仍然常在。太陽升起,太陽落下,匆匆趕回原處,從新再升。

風吹向南,又轉向北,旋轉不息,循環周行。江河流入大海,大海總不滿溢;江河仍向所往之處,川流不息。萬事皆辛勞,無人能盡言;眼看,看不夠;耳聽,聽不飽。”(訓1:2-8)是的,萬事皆虛,可在這虛妄中,人們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為那點蠅頭小利而奔波而不惜扭曲人格。身心被蒙蔽了,基督的勸勉被擱置不理,結果發現:自己原來是這樣的猥鄙, 再不懸崖勒馬,就會喪失整個生命。

經歷生命的陣痛,經歷了大徹大悟的沈思,獨自對主默想。默想出一種高度,一種人生價值的高度,把自己當成一本未寫完的書,在字裏行間用主的啟示去實踐得救之法。在空空的房間裏默禱的時候,以再生的激情去追逐理想的彼岸,有上主的提攜,自己感覺自己成智慧的牧者,自己放牧著自己靈性的生命。

沈默是金,而獨自默想則能叩開成聖的門。當深情於獨自默想的時候,也就是生命最豐富的時候,因為,在獨自默想的情景中,我們的天主會領著你遠離苦海!